常智讲心经

心经原文(玄奘法师)
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。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
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3

心经是开悟后的实相描述.
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

观,其实是止观的方法,观自在,其实也是一种极高的修为境地,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观世音菩萨。自在,必须通到心巍然不动的地步.也就是明心见性以上的阶段才能称为自在。

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就会到了一个阶段,五蕴皆空.所谓“空”不是形容词,“空的”.“空”是名词,意思是: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存在,即佛性,即如来.五蕴皆空,并不是没有了五蕴,而是五蕴皆归为如来佛性.到了这个阶段,就可以远离世俗谛的“苦集灭道”.即远离一切世俗谛的“苦厄”.

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

舍利子,也就是如来藏,如来之境地.诸法之实相即为空相.空性即佛性,“空”,不是没有,是指世俗谛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存在的如来佛性.
所以在如来境地,一切世俗谛认为的相,和空性无有不同.所有相,皆是空性(如来佛性).
即胜义谛:所有相皆为虚妄.菩萨无我相,人相,寿者相,众生相.即菩萨空相.即空性即佛性.即使受想行识,也是如此.
一切世俗谛认为的眼睛耳朵鼻子等六根,也是如来的幻化.一切心识,眼识,闻识包括阿赖耶识,也是如来幻化.

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
所以如来是诸法空相,它不会生,也不会灭,是永恒不动的.在世俗谛中,万物都是无常存在的,这是宇宙的纲常,但在胜义谛中,只有如来佛性.它不会生,不会灭,不会脏不会净,不会增多,也不会减少.它就是如如不动的.这是万物的本质.所以在胜义谛里,没有轮回,亦没有六道,没有三千大千世界,也没有西方极乐世界.只有如如不动的如来佛性.

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

所以在如来境地,即“空中”,是没有受想行识的.当然也没有呼吸,没有心跳,没有声音,没有身体.即无眼耳鼻舌身意,在定中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无眼耳鼻舌身意.而三千大千世界,宇宙万物无不是你的身体,你的眼睛,你的耳朵,你的鼻子.虽无眼耳鼻舌身意,而无处不在皆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.所以你不会有眼界.在世俗谛里,你的眼界为30公里(那你只能看到30公里的地方),但在空中,即如来境地,不受眼界限制,无处不在都是眼睛,无处不在都是身体,所以一念即可抵达.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疑惑.那才是真实的世界,原来众生皆具如来佛性,凡所有相皆为虚妄.所以怎么会有老死呢?不曾生,也不曾死.

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
自然没有了佛法所讲的苦集灭道四圣谛,十二因缘.那些佛法不过是:法如筏喻.只不过是为了给世俗谛中的迷茫众生讲明白比喻而已.真正的智慧应运而生,其实也没有得到任何.因为知道了真实的空性智慧:没有真实的心,也没有所得,自然无挂碍,无挂碍故,也不会有地狱和天堂的分别,人和饿鬼的分别,不在执着任何相,因为知道任何相皆是如来佛性的幻化.而知:不论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皆具如来佛性.而知原来世俗谛的一切都是颠倒的,从而不在追求所得,放下一切执着最终到达如来空性智慧,即:涅槃重生.即回归如来佛性!

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诸佛,都是依照波若的空性智慧,从而知道,理解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如金刚经所讲: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佛告须菩提: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当生如是心,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何以故?须菩提!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所以者何?须菩提!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理解真正的空性智慧.原来三千大千世界,皆为虚幻,唯有如来佛性.那无量无边的恶魔,三千大千世界,猪狗牛羊,芸芸众生,饿鬼,皆与我同体同根.而生大悲心,即得: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.方为胜义谛的大悲心。而如来佛性,唯有同体大悲心。

喜欢,就输入你的邮件!

发表评论